我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生产和消费的大国。近年来,我国茶叶消费迎来转型,茶产业整体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仍需看到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茶叶的工业化、标准化水平仍有待加强。
“七万家茶企比不过一家立顿”是业界最为痛心疾首的问题之一,这个产业事实深刻地反映出了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茶企业“小、散、弱”的尴尬处境,也让我们窥见我国茶企生产管理粗放、技术水平不高、组织化程度较低的现状。
2012年,时任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信息部主任、茶叶市场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朱仲海就指出了中国茶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不容乐观的形势:
“我国制定的涉及茶叶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省级地方标准超过470余项,但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标准化体系不健全。”
“另外,茶叶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也不容忽视。目前该行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存在交叉重复现象,部分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的技术指标要求不一,存在明显冲突;再者,标龄普遍过长,更新速度缓慢,标准技术指标落后于生产发展。”
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大力推进标准建设,在2018年迎来了大丰收。自2018年1月1日起,有二十余项茶叶推荐性国家标准陆续实施,对现行有关茶叶标准中不合理的内容进行修订完善并补充了相关标准的空白。今天,小编就给各位茶友解读新国标的几个看点。
产品标准体系的完善与更新
2018年实施的标准中共有12项产品标准,其中4项是新出台标准,8项是对过往标准的修订。茯茶、单丛、佛手、抹茶4项标准首次出台,体现了标准体系对茶产业最新变化的及时跟进,而绿茶、红茶、白茶、黄茶等标准的修订则反映了市场需求带来的产品标准提升和完善。
此外,乌龙茶、红茶、茉莉花茶等加工技术规范的出台,将很好地对行业加工技术规范提供指导和支持作用。
全面接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茶叶污染物限量、农药残留限量、食品添加剂接入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具体规定了茶叶中铅的污染物限量、48项农药残留限量,并规定了茶叶生产不允许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使用铅铬绿、柠檬黄、日落黄、苋菜红等着色剂将作违法处理。
检测标准逐步完善
因接入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茶叶也必须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目前国家农药残留标准审评委员会正在依法对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中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修订、清理和整合。另外,茶叶中感官审评的术语及规范,部分品质指标等5个标准也得到了修订,确保了茶叶品质评价和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实施茶叶的农产品追溯
茶叶的农产品追溯标准出台,对茶园管理及茶叶生产、茶叶加工、茶叶流通、茶叶销售各环节规定了追溯要求。茶叶加工环节记录的追溯信息包括了加工企业信息、原料来源、产品信息、初加工过程和精加工过程、拼配过程信息、包装信息、出入库信息和仓储信息、运输信息。该标准对构建茶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加强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提供了法规基础。
新标准的实施,是中国茶产业市场化发展的重要一步。标准不仅使茶产业在发展中做到有标可依,促进茶企技术进步,规范茶叶生产、加工和贸易行为,同时也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此外,新标准的出台将会带来多赢。随着茶产业的国家标准不断完善,虚假宣传、过度包装,添加色素以次充好、冒充质量等级等乱象将被杜绝,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会逐渐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茶企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将变得顺畅,消费者将无需为质量问题而担忧,安心地购买、品尝质量过关的好茶会成为常态,茶企、市场和消费者都能从中获取便利。
2018年,茶叶国家新标准的大量出台让我们看到了茶产业自我变革的决心。相信这仅仅是茶产业升级的号角,今后一定会有更多标准相继出台,推进茶产业的现代化进程。